一个月坚持日行一万步会发生什么事?她实测后发现意外结果
「一天走一万步」是许多人设定或建议他人运动目标的常见数字,为了了解日行一万步对健康是否真的有益处,Parade的记者乔丝琳(Jocelyn Solis-Moreira)今年3月亲自实测每天走一万步,一个月后她发现这个目标对她的身体带来的改变,也体验到在减重方面并没有某些人宣称的强大效果。
Parade报导,乔丝琳说她从不以走路做为运动,她会去健身房重量训练,但对跑步机避之唯恐不及,虽然她有时候会和好友在步道散步,但她不认为自己在健行,通常一天的平均步数是1千步到3千步之间。
乔丝琳说,她常听到日行一万步这个说法,也知道每天步行一定步数能减重及促进心脏健康,她还听说一名妇女靠走路减了95磅,听起来很诱人,让她决定3月时尝试每天走一万步,并记录下身体的变化。
乔丝琳说,第一周是「调整期」,她测试了走路的最佳时段、地点和速度,而她走路的斗志在第三天就消失殆尽,内心出现要自己放弃的声音,但她仍完成日走一万步的目标,只是常拖到每天的最后两三个小时才完成,这似乎是进行这项挑战的人很常有的情绪。
乔丝琳说,运动生理学家麦克道尔(Milica McDowell)说很多研究指出一万这个数字会让参与者退却,因为需要花很多时间,且对骨骼和肌肉的耐受力要求很高,她认为这说法对极了,开始走的头几天每次走完后她觉得小腿很酸,下背部也很酸痛,直到当周最后一两天身体才比较适应。
乔丝琳说,第二周时她仍会拖延,常在深夜才完成目标,她决定只走路而不重训,她还告诉很多亲朋好友自己正因工作进行走路挑战,建立责任心,让自己更能在目标上坚持,亲友也变成啦啦队,好朋友陪她走,她若窝在沙发上太久,家人会笑她。
第二周结束时,乔丝琳仍会拖延完成目标,内心要她别走的恶魔声音仍在,但出现频率降低,她还发现每次走完后会能量爆发,她会额外再做一些运动,另外她发现自己白天情绪变好,晚上容易入眠。
第三、四周乔丝琳发现她的耐力变好,思绪变清晰、心情更愉悦、身体更强壮,她比之前渴望完成目标,变成起床就去走路,从拖延变成每小时走五到十分钟,常到下午四点她就已经走了五、六千步。
乔丝琳说,一个月后她发现自己体态变好,肩膀和背不再像之前那么驼,但体重从165.1磅变成167.6磅,让她非常震惊,因为体重不减反增,她后来找到答案,在使用能提供各项身体数据的体重计后,她发现自己体脂量不变,但肌肉量增加了1.7%,高于她体型族群的水平。
乔丝琳说,她的身体在日行一万步一个月后并没有发生人们宣称的那种极大变化,但她的心理健康和整体情绪有好的改变,她的肌肉量也增加了,她说曾有研究指出,设立远大的运动目标会让人更常运动,即使不是每次都达到目标,因此她认为可以订下日走一万步的目标,但没达到也不用灰心。
乔丝琳说,她学到的另一件事是一万步听起来遥不可及,但其实是可行的,她4月时每天走七千至一万步,她学到的最后一件事是她的身体远比她想得更强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