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帮妈妈存骨本 医师教补钙+1运动最有效
陪妈妈母亲节,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就是补足她的健康存款。
随著年龄增长,妈妈的「健康存款」逐渐变少,女性更年期后,受荷尔蒙变化影响,骨质流失加速,骨质疏松风险大增。台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复健医学中心部长周立伟说,不只保骨本,也要同时增加肌力,也建议停经后妇女定期做骨质密度检测,才能养好骨质、存好骨本。
多补充乳豆制品
适度晒太阳,保骨本和增肌力必须同时进行。周立伟说,日常生活中,「保骨本」、「增肌力」要同时进行,每天养成适度晒太阳习惯,增加维生素D,并规律、渐进式增加负重运动(抗阻力运动);饮食上,多补充高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食物,例如乳品类、起司、高钙的豆制品(如传统豆腐、五香豆干)、深绿色蔬菜等。
周立伟建议,停经后妇女可进行骨密度检测,男性也可在60岁至70岁左右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以在医师的处方下配合药物改善。此外也要改善居家环境安全,增设扶手、防滑设备,外出时多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具,降低跌倒的风险。
负重运动最有效
周立伟说,至于哪些类型运动可增加骨质密度?适量且持续之运动,尤其负重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之方法,因为骨骼必须在有持续受力的运动下,才能强化骨质,尤其有计划且安全的重量训练,可减少骨质流失,且强化附于骨骼外的肌肉强度。
适当运动应是每周3次,每次达30分钟,每次运动心跳达每分钟120下至130下。建议类别如下:
‧成年人:做一些负重型态的运动,如慢跑、跳绳、快走、爬楼梯等运动。
‧停经后女性:瑜伽或健走。
‧老年人或已患有骨质疏松症者:可打太极拳或踩固定式脚踏车,避免太激烈。骨质疏松病人应避免背部过度屈曲运动(如常见的下腰运动),以避免脊椎压迫性骨折。
周立伟提醒,要避免骨骼杀手,包括过量咖啡、酒精、高钠饮食。骨松可能会发生在所有人身上,预防永远胜于治疗,饮食部分要注意避免过度节食,不吃太咸、含磷、咖啡因过量的食物,避免服用会增加骨钙再吸收(bone reabsorption)的药物,可与医师沟通用药讯息,当然更要做到饮酒不过量、不抽烟,才能减少骨松风险。
周立伟说,定期骨密度检查相当重要,建议可挂骨科、复健科或家医科医师咨询,尤其以下五种适应症,更应注重骨密度检查:
1.非创伤性的骨折患者。
2.内分泌失调可能加速骨质流失者。
3.先天造骨细胞不全的人,即「成骨不全症」。
4.50岁以上妇女或停经后妇女接受骨质疏松症追踪治疗者。
5.摄护腺癌病患在接受男性荷尔蒙阻断治疗前后。
骨质密度检查方法
常见骨质密度检查方法有两种:
一、超音波(QUS):测量脚踝、手腕或手指的骨质密度。仪器小可以移动、没有辐射、过程快速,适合初步筛检。
二、低剂量X光(DEXA):可检查腰椎或大腿骨。受检者必须到医院放射科,躺在软垫床上针对特定的身体部位做扫描,像脊椎和髋关节,需要15至20分钟,准确测量骨质密度。
每日建议钙质摄取量、高钙食物 资料来源/台湾卫福部国健署 图/RF12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