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社「慈母手中线」庆典 表彰3位「非凡母亲」
由佳音社主办、世界日报协办的第34届「慈母手中线」母亲节庆典于5月3日在鲍尔温公园(Baldwin Park)表演艺术中心温馨登场,吸引大批民众齐聚一堂,透过音乐、舞蹈与戏剧,向辛劳奉献的母亲们献上最诚挚的敬意。活动当天表彰三位「非凡母亲」,并特别推出结合AI科技与时代议题的情境短剧「智能妈妈」,用创新方式描绘无可取代的母爱。
佳音社社长邹王见山表示,「慈母手中线」创立于1989年,为母亲提供寓教于乐的平台,不仅透过表演传递温情,也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与母职相关的重要议题,或由「非凡母亲」亲述生命故事。今年主题为「母亲的脚印」,意指母亲的一步一印皆是子女成长的祝福。
短剧「智能妈妈」由义工自编自演,讲述一位母亲在高科技时代,坚持用亲手烹煮的料理守护家庭温度。(记者刘子为/摄影)邹王见山表示,今年活动主题为「母亲的脚印」,意指母亲的一步一印皆是子女成长的祝福。(记者刘子为/摄影)
邹王见山指出,今年的短剧「智能妈妈」由义工自编自演,历经多次剧本修改与密集排练,虽非专业演员,却力求专业呈现。剧情讲述一位母亲在高科技时代,坚持用亲手烹煮的料理守护家庭温度,传递「妈妈的味道无法被机器人取代」的真挚情感,触动观众共鸣。
当日活动表彰三位「非凡母亲」,她们的故事展现出母亲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全场。余张美淑的二女儿15岁时罹患重症,历经24次手术、长达4个月的植物人状态,医师三度宣告无法抢救,但余张美淑始终未曾放弃,凭借信仰与毅力日夜照护,终让女儿奇迹苏醒。
另一位「非凡母亲」李玲华热爱兰花与料理,曾为医院设计营养午餐并负责病人餐食审核20年。她曾牺牲职涯、清晨五点上班只为在孩子回家时准备好点心与晚餐,坚持「妈妈要在」,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度。三名子女皆从加州名校毕业,事业有成,并延续母亲对兰花的热爱。
陶徐玉珍育有六名子女,坚持以信仰与教育为本,在物资匮乏年代辛勤养育下一代,无论身在何地皆以寻找教会为首要之事。她活到老学到老,熟练英语、插花、烘焙、太极剑、针织等技能,至今依然每日清晨步行诵经,生活规律、信念坚定。
活动现场节目内容丰富,包括Tina Dance Studio学生们演出的三支融合中华文化的舞蹈、祖孙三代共唱亲情歌曲、小提琴演奏等,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氛围。邹王见山分享到,今年是佳音社成立50周年,将举办多项庆祝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