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场机器人半马 冠军花2小时40分 比预期快半小时
全球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19日早上7时半开跑,20支机器人队伍挑战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上午10时11分,由天工Ultra机器人率先冲过终点线,全程用时约2小时40分42秒。
综合大公报、大河报等媒体报导,比赛当天一早,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与人类跑者共同站在赛道上,当发令枪响,人形机器人们在工程师的陪伴下开跑,这也是全球首场「人机共跑」的半马赛事。
每个参赛机器人身边通常有两名工程师伴跑,负责遥控和随时监护机器人状态。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梁靓表示,这次马拉松没有为人形机器人专门铺路、修路,赛道都是北京经开区的公开道路,路面会有不同坡度,机器人还需要越过轨道,经过6个左转弯、8个右转弯。无论是爬坡、下坡,还是跨越障碍、转弯,对奔跑的机器人来说都是挑战。
此外,与人类选手跑马拉松时会有补给站一样,大赛也为机器人设置一些补给站,提供备用电池和其他工具。赛程中也会提供保障车,机器人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可临时更换部件或机器人。
这场半马中有的机器人是跟随奔跑,也就是在机器人前方会有一位专门的领跑员,领跑员身上装著信号发射器,引导机器人跟著跑;有的机器人则是遥控奔跑,操控手跟在机器人后面遥控操作。在终点区,陪伴机器人冲线的工程师们如释重负。一位工程师自豪地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还是跟自己研发的机器人一起跑,终生难忘。」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天工Ultra冲向终点夺冠。(新华社)小顽童队的选手松延动力N2拿下亚军。(新华社)
这场别开生面的半马赛事最终由天工Ultra机器人取得胜利,成绩比预期快了30分钟。据了解,180公分高的中国国产机器人天工Ultra,透过无线领航技术完成跟随导航和长程路径规划,自主即时调整奔跑方向和速度来完成赛事。天工团队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参赛能更好地验证人形机器人的一些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并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比如本体和一体化关节的稳定性和耐热性、运动控制算法的泛化性、能耗系统的高效率等。
中国新闻网报导,为了适应长距离奔跑,有的参赛机器人会采用特殊设计。在更换电池环节,部分机器人具备不关机就能更换电池的功能;材料选用上,为实现更轻量化且更耐用,赛队也会进行独特设计,有些机器人还会穿鞋,有些则会在脚底安装耐磨设备,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特殊地面状况。
机器人N2在比赛途中脑袋脱离躯体。(取材自微博)机器人N2跑到一半脑袋脱离躯体。(取材自微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