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加密币诈骗 皇后区华社办讲座
随著加密货币诈骗在华人社区日益猖獗,皇后区地区检察官凯兹(Melinda Katz)于8日晚间在法拉盛皇后区公共图书馆举办了一场「数字防御:保护我们的社区免受加密货币诈骗」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由地检官办公室与启扬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现场提供普通话翻译,大量华人居民出席。
讲座由皇后区地检办公室重大经济犯罪组副主任沙福(Jonathan D. Scharf)担任主讲人。在讲座中,沙福以中英文双语投影片,详尽介绍了加密货币诈骗的运作手法与警示信号。
其中,所谓「杀猪盘」诈骗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之一,诈骗集团先透过社交平台与受害人建立感情信任,再诱导其进入虚假投资平台进行高额加密货币交易,最终导致血本无归。沙福强调,凡是声称能快速致富、不允许大额提领、客服拒绝面对面接触的加密货币平台都应提高警觉。
讲座还分类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包括冒名顶替诈骗(Impersonation Scams)、求职诈骗(Job Scams)等。冒名诈骗中,诈骗者常冒充政府官员、银行职员、技术支援等,要求付款或转帐;而求职诈骗则以帮忙转帐、代收资金为由,诱使民众成为洗钱工具,甚至面临刑事指控。
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如何保护自己」与「发现诈骗该如何举报」问题,讲座也提供了具体指引。沙福提醒,务必查核平台是否合法,纽约州民众可透过金融服务署(DFS)网站或电话查询;同时切勿下载未经认证的App,更不要在陌生人指示下,安装远端控制软体如AnyDesk。此外,也不应在加密货币ATM机上操作任何来自可疑联络人的交易指令,以防资金外流。
在举报机制方面,与会者被告知可直接联系皇后区地检官办公室,电话(718)286-6530,电邮为[email protected],或向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网络犯罪投诉中心(IC3)报案。活动现场提供普通话翻译,大量华人居民出席。(记者高云儿╱摄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