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关税推高成本 台湾进口商品涨1至2成恐转嫁消费者
总统川普宣布实施全面关税,全球贸易战爆发风险大幅提升,台湾也被增加关税32%,恐影响北美许多从台湾进口货物的商家。有零售商指出,新一波关税恐让店家成本上扬,不排除将此成本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未来台湾进口的货品至少要涨一至两成,店家也将缩减开销及缩编,希望能避开这波贸易战的负面影响。
北加零售店家指出,许多从台湾进口的货物原本关税约5%至10%,若一下子关税上调至32%,许多商品完全无法负荷成本,只好不进口该商品,或直接增加关税至售价,如此才有办法因应高关税造成的成本上扬。有厂商表示,有些货品正在东南亚准备出口到美国,都不敢出货了,就怕一到港立刻被课高关税,现在货物卡在港口,「相当头痛,不知该怎么办」。
另一家亚洲餐厅老板指出,餐厅目前所使用的肉类等原料产地都是美国,所以不太会受到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餐厅内仍有不少原料得从美国之外的产地进口,无论是中国或台湾,关税都大幅增加,以香料、中药材、腌渍物来说,一下子关税增加32%以上,未来餐厅贩售的食物至少得增加20%,才有可能应付成本。
餐厅老板指出,原本餐厅预计要在北加地区持续拓展生意,也因经济景气不明朗,加上关税问题未解,打算先暂缓拓店脚步,至少停顿一、两年,等确定景气状况后再规画后续版图。
除了零售、餐饮业外,科技电子业也为了川普政府提出的美国制造,而积极在美设厂。继台积电3月初宣布投资美国一千亿美元外,和硕联合科技3月20日在矽谷的办公室正式开幕,台湾科技大厂纬创资通4月2日也宣布首度在美国建立大规模AI产品制造基地,发动公司史上最大海外筹资案,预计发行上限25万张普通股海外存托凭证(GDR)、市值约7.5亿美元。
矽谷当地台商科技业表示,矽谷科技业是以研发为主的科技中心,虽然研发不受关税影响,但许多科技厂的电子产品供应链势必面临重组问题,即便厂房已从中国大陆移至东南亚,还是会受到严重关税影响,加上若未来景气不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买气也势必受到影响。
他分析,相较于消费型产品,科技业中的基础建设型产品,例如AI伺服器及半导体等较不受这波关税影响,科技业市场趋势也可能因此而版图有所变动。
北美市场行销公司负责人王若衣表示,美国增加关税影响最大的恐是美国本身,因为美国所有物价都会飞涨,美国本土厂商及进口商已没有办法自己吸收成本,品牌商品单价较高被课高关税还可转嫁部份给消费者,但很多非品牌产品及传统产业利润低的商品大部分就无法负担高关税,且有许多商品也无法自给自足,美国通货膨胀可期,失业率也因为DOGE政府效率部门大刀砍人也将攀升,普罗大众恐要绷紧神经、捏紧裤带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