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湿气重让呼吸道、皮肤症状多 中医:3类食物是地雷
台湾最近天气时雨时晴,随后到来的梅雨季节又会是阴雨绵绵的天气。中医师指出,雨天湿气重,会出现呼吸道和皮肤症状,如果饮食喜欢吃冰、甜食以及酒类,尤其是啤酒,体内湿气也会增加,要「除湿」运动、晒太阳很重要,夏天可搭配不加糖的绿豆薏仁,冬天则可泡姜茶,同样不建议加糖。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理事、开业中医师陈峙嘉说,温差大身体虚的人能量可能不足,加上有些人为了减肥而节食,供给身体的能量不足,外界温差变化大,身体就容易调节不来;前几天天气热,今天下雨又变冷,下雨天湿气重,肺主皮毛,所以会影响呼吸道和皮肤,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或气喘、咳嗽或气管紧缩等症状,这个月来诊间也有不少湿疹大爆发,或出现手脚汗疱疹等患者。
「皮肤按下去有一点水肿就叫湿气?其实没那么简单。」陈峙嘉指出,平常喜欢吃冰、吃甜或喝酒的人,尤其喜欢喝啤酒的,通常体内湿气会比较重,要先检讨自己的饮食习惯,是不是喜欢吃蛋糕、面包、饼干等精致食物,中医说的湿气不只是水,还伴随过多的代谢废物积在体内。
陈峙嘉举例,第一个最常见的身体表现是,大便变得软软黏黏的,有时一天要跑厕所2、3次,但每次排便都会黏马桶,或粪便变得很糊;第二,女生容易出现妇科分泌物,容易引起感染、反复发作;第三是早上起床,舌头盖著一层白色的舌苔。
陈峙嘉观察,这类状况以30岁上下的年轻人、上班族为多,很多人的工作环境都是坐办公室,没运动也没晒太阳,加上公司同事间常一起订购下午茶或饮料,容易导致体内湿气就会越来越多。
想减少湿气,陈峙嘉说,夏天可以吃绿豆薏仁,但尽量不要加糖,如果觉得难以入口,可以切一些新鲜水果带入甜味,如苹果、凤梨、芒果等一起吃;冬天可以吃一点含姜的食物,最简单的做法可以泡姜茶,但不建议加红糖或黑糖,因为糖本身就会造成体内湿气;运动同样不能少,最简单的就是在家超慢跑,或者至少站起来踏踏步都好,最好可以到户外走一走,但至少要半小时才有效果。
熬夜也可能产生间接影响。陈峙嘉表示,一熬夜人就会因为休息不够、不断消耗能量而变得比较虚,代谢变慢就会被累积起来;另外,熬夜会导致火气大,隔天起床容易口干舌燥甚至嘴破,就古人经络的理论而言,晚间11时至凌晨1时是循环到胆经的时间,1至3时则是肝经,如果可以睡觉的时间很短,建议11时至3时这段时间一定要睡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