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1号木杆进化 击球更高更远 各大品牌竞推秘密武器
春季来临,各大高球比赛相继登场。西雅图时报报导,各大高尔夫品牌已开始推出他们武器库中最诱人的产品——一号木杆。或更现实点来说,球袋里最昂贵的球杆。
自30年前从木质转向金属材质以来,现代一号木杆经历了不断的工程革新,变得极其轻巧又极其坚固,使球员能够将球打得更高、更直、更远。
去年,在PGA巡回赛上,有超过100位球员的开球平均距离达到300码。相比之下,1994年时仅261码,当年的领先者洛夫三世(Davis Love III)也仅平均284码。历来最伟大的球员,包括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和伍兹(Tiger Woods),无一不是开球远距离的代表。
这些年来的研发,使高尔夫成为了一场力量竞技——同时也是一场昂贵的游戏。
四年前,一号木杆的平均价格约为500美元,如今已超过600美元。这一切要归因于:愈来愈复杂且昂贵的材料组合、电脑科学的投入与运算技术的提升、繁琐的制造工艺,以及球具制造商(OEM)之间的竞争较劲。如果再加上客制化球杆以及高阶杆身,最终价格可能高达1000美元。
TaylorMade Golf Co.的产品创新副总裁Brian Bazzel表示,从概念到市场的过程大约需要四到五年,直到公司找到一款「符合我们所有需求」的产品。他们的最新款球杆Qi35(600至650美元)于1月发布,将大量碳纤维纳入设计,使其变得更轻,以重量节省来降低重心,帮助提升容错性和球杆的发球属性。
容错性概念是推动一号木杆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较不容易扭转的球杆被认为更具容错性,这有助于即使高尔夫球员没有打中球杆面中心,球也能飞得很远。重量则是次要考量——球杆愈轻,挥杆速度愈快,球飞得愈远。
球杆工程师的难题在于优化一号木杆所需的两项关键功能——将球打得又高又远,同时符合美国高尔夫协会对球杆属性(如体积最大460立方公分)以及影响转动惯量 (MOI) 的一切限制等规定。每位球员的挥杆方式就像指纹一样独特且难以复制,但一支好的球杆可以提升每位球员的表现。
然而,从高尔夫杂志到教练,几乎所有人都强调球员应进行客制化球杆调整(Custom Fitting)——这确实是有道理的。如今的球杆技术极其复杂,玩家无法像过去一样简单地随手拿起球杆就能开打。深入「客制化」后,还有更昂贵的选择——当球员进行客制化配杆时,往往会发现高阶杆身(Premium Shafts),在许多可测量的数据(如球后旋、杆头速度)上,表现远优于原厂标配杆身。
真正优秀的客制化球杆调整师(Fitter),会帮客户找到最适合的杆头与杆身组合,让客户发挥最大潜能,而不只是追求市场最新款式。Club Champion营运副总裁Nick Sherburne说,选择适合的球杆,关键不在于品牌、名称或价格,而是数据。
换新球杆的频率应该是两到三年一次,甚至可以更久。他强调:「如果你真的很想尝试最新款式,那也没问题,」但请关注数据,因为数据不会说谎;「直接去试打,看看结果如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