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海龟群聚地 逾半地区「龟们」增加了
全球多数地方的濒危海龟,都出现数目增加的迹象;杜克大学生态学家皮姆(Stuart Pimm)表示,总体而言,海龟复育有成是物种保育成功的故事之一。
17日发表在「濒危物种研究」期刊的调查报告显示,科学家根据全球48种海龟群聚地的污染、海岸开发、气候变化以及遭猎捕情况,发现超过一半地方,不利海龟繁衍滋长的因素已经减少。
在这大趋势下,也有例外,例如,大西洋海龟比太平洋海龟更可能增加,革龟(leatherback turtles)复育的情况,不如其他种类的海龟。
革龟是地球上最重的爬行动物,成年革龟可重达700公斤,但复育情况,不如其他种类的海龟。(美联社)
全球革龟都被视为最濒临灭绝的龟种,自然保育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说,许多地方的革龟尤其可能灭绝。
科罗拉多生态平衡馆野生物种生态学家华勒斯(Bryan Wallace)是本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他说,团队观察的七大革龟生长环境,都面临高度风险。
革龟以善于长途跋涉著称,是海洋生物当中长距离移民冠军,单程可泳渡3700哩(5955公里);旅途漫长,沿途难免遭遇奇特的风险。
团队说,被视为濒危的绿龟,虽然仍未脱险境,在全世界许多地方已有数量增加的迹象。共同作者厄礼(Michelle María Early Capistrán)说,美国、墨西哥多处绿龟生长的海岸,禁止商业捕捉,任其自然发展之后,现在繁衍得很好。厄礼是史丹福大学研究员,常到这两国绿龟繁衍地现场考察。
海龟1973年列为「美国濒危物种法」保护对象以来,就受到法律保护;墨西哥1990年起禁止捕捉任何品种的海龟。不过,她说,也要等过了几十年,加上海龟筑巢海滩的保护和减少捕鱼意外捞起的努力,才看出总数恢复、增加的趋势。
华勒斯说,意外落入捕渔网,仍是全球海龟所面临的一大威胁,虽然新科技有助饶牠们一命,也要渔业界愿意采纳、执行,才有效。全球多数地方的濒危海龟,都开始出现数目增加的迹象。(美联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