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45%关税冲击出口 学者指中国GDP要关注「两关键」
面对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45%关税,虽然中方提出多项反制措施,但也势必会对出口造成冲击。中国要如何达成5%GDP增长目标,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18日指出,接下来要关注中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度,以及中国居民消费的情况。他并认为,中美领导人最快将有望在4月下旬到5月初以前见面。
张五岳18日出席北威举办的论坛「川普关税战 全球风暴」时表示,当关税加征到60%以后,不论之后的关税税率是600%还是6000%,效果都是一样,因为关税超过60%以上货物就很难进口,更何况目前有三分之一以上商品都从对等关税中豁免,「都是喊爽的,没有意义的。」
他指出,面对美方的高额关税,中方也开始处理对外关系,像是中国国务院办公室9日发布的2.8万字《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应该是半年前写好就好整以暇准备在旁边,中央周边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开始访问周边国家。
中国并提出很多反制措施,包括关税、稀土供应链、不可靠实体清单等,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并建议「积体电路」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近日也传出中国加大对巴西的采购,对美国有关于川普的铁票区采取施压的方式,「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不一定有效,但中国这些举措是会被打到川普的票区。」
面对美国高关税冲击中国出口表现,张五岳指出,接下来中国的GDP增长要靠投资和消费。投资方面,今年要看第一部民营企业法什么时候通过,因为中国民营企业占中国GDP的百分之六十、企业创新超过百分之七十、占城镇就业人口百分之八十,只要民营企业不行,就代表企业不会创新,就业就是不行。
张五岳认为,北京从来没有用这么大的力度想要重视民营企业,想要矫枉过正的挽回民营企业的信心,因此时间快的话会是四月底,再晚一点的话会是六月或八月,「这部法案之所以重要,因为习近平很清楚,面对美中科技战,没有民营企业,中国绝不可能突破。」
而在消费方面,目前中国居民的储蓄高、不消费,因为觉得房地产缩水、经济前景不好、产业不明。因此在面对中美贸易战的冲突下,如果消费和投资都不行,中国今年的经济表现就会很难。
至于中美领导人什么时候对话,张五岳分析,从习近平近日的行程来看,今日结束柬埔寨的访问后,5月9日会接著到俄罗斯访问,所以预计最快时间点为四月下旬到五月初,两边领导人将有机会进行对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