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短评/还在重押天秤一端 赖清德是不敢认清还是不能认清?
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对台湾等多国实施的对等关税暂时调降至10%,为期90日,但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大幅提高至125%,许多民进党人士开始大赞赖清德总统在投稿彭博社的投书展现战略愿景。只不过,从赖总统刻意强调「脱中入北」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就算是面对国际经贸困境,「依美抗中」仍是赖政府无法舍弃的主旋律。
赖总统昨天在民进党中常会表示,投资「脱中入北」能以自身经济实力立足台湾、布局全球;矽盾2.0说明了台湾与全球北方的民主国家组成联盟,这也正是他提出「非红产业链」及「台湾+1」、「台+美新布局整体蓝图」的一部份。他更强调,台湾将转危为安,也会越来越强壮。
从赖总统的谈话不难发现,就算台湾在川普掀起关税战后的严峻挑战下,「脱中」仍是民进党对内宣传的主旋律。但其实在中国大陆劳工薪资起涨,环保意识逐渐抬头,以及地缘政治的影响下,台湾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在2023年时就已超过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脱中」对台资企业来说,是在商言商的进行式。
至于「入北」,就算台湾要极力摆脱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依赖,但中国大陆毕竟是有著14亿人口,且相对有消费能力的广大市场,台湾若真的要摆脱,愿意接棒的国家一堆,就连川普也想卖飞机、黄豆;在这样的国际现实下,台湾要「入北」,搞民主国家联盟、非红产业链,要怎么说服他国愿意同盟?
更何况,赖总统面对川普关税威胁的策略,是寻求重启贸易谈判,扩大对美采购及投资,致力排除非关税贸易障碍,明显是要加码重押美国;但因应变局的五大策略仅是为了获得美国一方善意评价,完全没有所谓的民主国家联盟、非红产业链,鸡蛋只是更集中在同一个篮子中。
赖总统应该考虑的是,川普要的扩大对美投资,绝对不是要台湾不要的产业,而是类似台积电等,一外移就恐让台湾经济空洞化的产业,冲击地不但是台湾的贸易顺差、技术外流,更怕是广大劳工生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但这个部分,从目前府院端出的对策,看不出具体解方。
赖总统在致力排除美国的非关税贸易障碍时,是否有勇气提醒美国人,当Google、Facebook等网路平台,免费利用台湾媒体报导获得庞大的利润,是不是也该公平处理台湾产业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赖总统更该借由执政之力,尽速通过媒体议价法,提供台湾媒体产业更健康的发展环境。
民进党政府长期藉「依美抗中」换取政治利益,就算这次尝到长期重押美国的后果,仍不思如何摆脱自己套上的紧箍咒,反而向美国靠得更紧;但赖总统必须先想清楚,翻脸比川剧变脸还快的川普,也公开称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他是我的朋友」,若两人能相互找到各自利益,台湾真能如赖总统所言,转危为安、越来越壮?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10日刊登赖清德总统「深化台美经贸关系的路径图」投书。(翻摄彭博新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