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击川普125%关税重拳?WSJ盘点中国的反制武器库
自从川普总统于首次任期启动对中国的贸易战以来,中国已经打造出一系列强大的反制工具,随著美中贸易战愈演愈烈,中国的反制措施也逐渐升级。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的反击手段将把重点放在美国企业,特别是涉足高端技术领域的公司。此外,中方近期积极推动「去美元化」的目标,借由增强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报导指出,此次反击中,中国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84%,以回应美国于9日午夜实施的104%关税。同时,中国还将包括航空防务相关企业Shield AI和Sierra Nevada在内的6家美国公司列入贸易黑名单,并对包括美国光学公司American Photonics和BRINC Drones等12家美国公司实施出口管制。
此一系列广泛的反制措施进一步激怒川普。川普9日宣布暂停对数十个国家的高额关税,但却唯独对中国加征更高关税,将对中国的关税提高至125%,并立即生效,使得美中经济战争全面引爆。
尽管川普偏重使用关税作为贸易武器,但中国的策略远超过单纯的关税,并依赖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的吸引力。其核心策略是通过施加压力,让依赖与中国合作的美国企业感受到艰难处境。
中国已经使用并可能扩大的一些手段包括出口管制,这些控制措施影响美国企业用来制造晶片和防务相关产品的关键材料;旨在威胁并处罚美国企业的监管调查;以及贸易黑名单,试图禁止美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当局还在准备其他方法,迫使美国企业交出其核心资产——知识财产权,否则将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这些反制措施凸显了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在与美国进行长期经济战争方面的能力。随著两国资本逐步脱钩,这也加剧美国企业在中国运营、投资或与中国贸易所面临的风险。
乔治城大学教授、前总统欧巴马政府国家安全高阶官员梅德罗斯(Evan Medeiros)指出,「中国系统性组建新型工具库,旨在减少中国自身的损失,并最大化对美国的痛苦。他们准备得如此充分,给予他们在贸易战中的非对称优势。」
中国政府和国营媒体发出强硬信号,中国商务部表示:「如果美方坚持己见,中方将战斗到底。」
中国外交部9日表示,北京将采取强力措施捍卫国家利益,但同时也开放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的条件下进行谈判。中国商务部指出,美国长期以来在对中国服务贸易享有贸易顺差,2023年达266亿美元。
尽管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远远超过进口,但中国仍是美国第三大商品买家。大豆、飞机和石油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有些措施因对中国自身的代价过高,因此中方目前不太可能采取。其中包括大幅贬值人民币或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这两项措施可能会破坏中国的金融市场稳定,并影响其加强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战略目标。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周中国官员已开始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包括柬埔寨、寮国和泰国)接触,试图促进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并推动使用人民币结算交易。
据了解,中方表明有意维持人民币相对稳定,旨在推动其「去美元化」的目标,通过增强人民币在贸易中的使用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最新的反制措施更著重于打压从事高端技术的美国公司。尽管中国近期经济增长疲软,但在与美国的激烈对抗中,北京依然依赖中国市场对外国公司的吸引力,同时力图在技术竞争中胜出。
尽管近几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但多项最近的调查显示,许多跨国企业,从汽车制造商、制药公司及半导体厂商,依然选择继续与中国保持业务往来。
▼收听一洲焦点播客版(Podcast):
影片来源:世界新闻网 一洲焦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