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华社纪念清明 缅怀林洁辉、严欣铠文化贡献

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日前在校园内举办清明纪念活动,40多位社区成员、校领导及领事代表齐聚,共同缅怀中心创始人林洁辉(Margaret Lam)与严欣铠(David Yen)的艺术遗产与文化贡献。

新州华社纪念清明 缅怀林洁辉、严欣铠文化贡献

活动以《纪念林洁辉与严欣铠:生生不息的艺术遗产》特展拉开帷幕,展出林洁辉生前创作的多幅水墨作品,时间跨度极大,包括其师从岭南画派胡念祖时期所作的《月下独钓》(1987) ,及师从丛志远教授的写意中国画《野谷幽》(2009)。严欣铠之子Edward Yen捐赠的珍贵藏书亦首次公开展示,涵盖中国戏曲、书法典籍及中美文化交流史料。

中心主任丛志远教授引导观众参观画展时指出,林洁辉与严欣铠以收藏为舟,以捐赠为桥,将中国艺术的精魄引入新泽西的土壤。画中嶙峋山石与奔腾溪流的对话,恰似她毕生践行的信条:传统需在激荡中焕新,文明当于碰撞中交融。这些作品与其夫严欣铠珍藏的典籍互为映照,构建起一座横跨东西的纸上博物馆。

纪念晚宴由威廉帕特森大学基金会主席、副校长帕米拉·弗格森(Pamela L. Ferguson)主持。校长赫尔杜伯乐(Dr. Richard Helldobler)在晚宴致辞中表, 林洁辉与严欣铠搭建起跨文化理解的桥梁,这份远见至今仍在滋养校园。

威大教务长、第一副校长鲍尔斯(Dr. Joshua B. Powers)分享自己从认识到了解林洁辉、严欣铠夫妇的过程,并致敬他们的奉献精神。霍华德学院(Howard Community College)美术教授甘一飞也专程应邀到场,分享自己创作林洁辉、严欣铠肖像油画的心得体会。

中国艺术中心主任丛志远教授在晚宴上回顾,自2009春,两夫妇以远见为墨、以热忱为彩,与其一同共筑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丛以幻灯片分享十五载寒暑,这座民间艺术之桥的一系列成就,包括令百余位华夏优秀艺术家越海而来。

Edward Yen与林洁辉的子女Cindy Ho、Andrew Ko在晚宴上共同宣布画展所得款项,与家族捐款共同注入「威廉帕特森大学中国艺术中心基金」,用于支持中心长远发展。林洁辉与严欣铠的好友Jenny Chen、梁松林医生,以及新泽西华人联合总会主席胡世远(William Woo)也纷纷解囊,支持中国艺术中心的文化专案,让艺术成为跨越族裔的共通语言。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领事王智显和张恒龙,新泽西华人联合总会共同主席郭瑞尧、佟卫东、洪利武、王恒等人,也都出席了活动。丛志远教授介绍画展作品。(记者谢哲澍/摄影)林洁辉之子Andrew Ko致词。(记者谢哲澍/摄影)严欣铠之子Edward Yen致词。(记者谢哲澍/摄影)林洁辉、严欣铠的家人与威大校长Dr. Richard Helldobler(中)在晚宴上。(记者谢哲澍/摄影)中心主任丛志远教授致词。(记者谢哲澍/摄影)

avatar

知识小能手 管理员

发布了:21705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