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挥关税大刀 美国近2兆美元企业投资承诺受威胁
自从美国总统川普去年11月赢得第2任期以来,全球企业已承诺在美国投资近2兆美元。然而在川普关税战愈演愈烈之下,这些庞大支出计划可能前途未卜。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分析,这段期间美国或外国公司承诺在美投资总额达到1兆9000亿美元。相较之下,美国商务部资料显示,至去年10月为止,美国前总统拜登(Joe Biden)任内民营企业宣布对美国制造业投资总额为9100亿美元。
上述的1兆9000亿美元包括日本的软体银行(SoftBank)去年12月承诺的1000亿美元、台积电同样承诺的1000亿美元、法国海运巨擘达飞(CMA CGM)承诺的200亿美元、美国的苹果(Apple)承诺的5000亿美元,以及欧美跨国车厂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承诺的50亿美元。
然而,许多这些投资承诺是来自供应链遍布全球的公司,而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的全面关税对象包括中国、印度和欧洲联盟(EU)等美国贸易伙伴,使得这些企业的供应链易受川普关税打击。
尽管川普3月底表示,投资「涌入」美国是归功于他的贸易政策。但他本月2日宣布将对来自欧盟的进口货加征20%关税后,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已呼吁企业暂停对美投资,等待法国政府与欧盟执行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合作提出欧盟对川普关税的回应。他并劝企业勿试图与华府谈判豁免。
日本外务省昨天也说,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与川普通话,「对于美国关税措施可能削弱日本公司的投资能力表达强烈关切」。日本是美国外来投资的最大来源。
旗下有吉普(Jeep)和Ram皮卡车等品牌的斯特兰蒂斯已宣布,基于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他们将在美国5座工厂让900名员工放无薪假,并暂停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产。
苹果虽在2月宣布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但在川普宣布最新关税措施后,其市值已蒸发3000亿余美元,因为苹果在亚洲的供应和生产中心将受关税冲击。
韩国车厂现代(Hyundai)也承诺将在3年间投资210亿美元在美国扩大汽车生产及钢铁业务,并将创造10万个就业机会。不过,在外国制造的车辆销往美国如今将面临25%关税,且川普又宣布对所有来自韩国的进口货加征25%关税。
而根据软银的说法,他们在川普2016年首度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承诺投资的500亿美元,已被后来实际投资超越,并已在美国创造5万多个就业机会。但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软银在美国有裁员。
日本投顾公司Astris Advisory分析师布德瑞(Kirk Boodry)表示,若关税造成市况走下坡的时间拖长,软银可能被迫卖资产,如同其在2020年疫情期间所为。
有些分析师则认为,川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促使美国制造业加速获得投资,因为各国会想办法争取关税让步。
法国管理顾问公司凯捷(Capgemini)旗下凯捷研究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今年稍早便预估,未来3年美国公司将花费1兆1000亿美元将制造工作搬回美国,高于去年预估的7500亿美元。
然而,华府自由市场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副主席林希康(Scott Lincicome)指出,关税若造成企业获利下滑、生产成本升高及美国经济放缓,都可能影响投资意愿。
他表示:「任何人以为利用这些宣布的(投资)可避免或拖延关税,已证明是大错特错。没有任何人能把(川普)宣布的关税视为某种吸引企业进行长期投资的系统性计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