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CSIS:川普对等关税让各国陷「悲伤5阶段」
总统川普祭出全面与对等关税,震荡国际社会与金融市场,多位专家在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7日举行的座谈会中指出,尽管川普仍保留谈判弹性,不排除下调关税税率,但被锁定国家恐将经历「悲伤五阶段」;而美中贸易对抗如同相扑角力,情势虽趋明朗,最终恐将重演旧剧本,各自宣称胜利作结。至于对等关税是否促使美国盟友转向中国,仍端视各国选择与利益考量。
资深贸易顾问芮恩希(William Reinsch)指出,针对企业应对策略,他建议短期内应保持观望,静待国家间谈判进展,待情势明朗后再考虑是否寻求其他应变,特别是对于被课以较高税率的国家。
芮恩希表示,税率降至10%以下的可能性不大,但像越南(46%)、印度(26%)这类关税较高的国家仍可尝试争取改善条件。不过,芮恩希也提醒,无论采取何种策略,企业都必须认知,未来的营运成本势必上升,效率将下降,世界局势将更加复杂。
芮恩希形容,其他国家恐怕会经历「悲伤五阶段」,从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直到接受。其中部分国家可能会停留在愤怒,例如中国。
芮恩希强调,从川普过去纪录来看,他仍具谈判弹性,不排除未来下调税率。目前包括中国、欧盟与加拿大已针对美方关税政策做出初步回应,且各有不同,接下来大家将可见到各种战略的成效如何。
在经济衰退方面,CSIS经济计划主任勒克(Phil Luck)谈到,原先各界预期4月2日「解放日」后政策不确定性会下降,不过由于此次关税措施强度高、范围广,反而加剧不确定性而拖累经济走向衰退。他总结,从多个角度来看,全球经济放缓的可能性「显著上升」。
在美中贸易战,芮恩希笑著形容最新进展有如「相扑」,「两个彪形大汉试图把对方推出擂台」。
芮恩希认为,中国迅速报复并不意外,预期双方将重演过去剧本:互相试探、看谁先打电话、谁主导场面,最终川普与习近平将通话,互相提出大要求,最后就次要议题达成小协议,并各自宣称胜利。
CSIS资深顾问勒克(Phil Luck)也认同前述观点,他补充,事实上中国也不愿陷入报复情境,「但北京也正确判断,如果不有所反击,对方就不会有所节制」。
其次,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像2018年,几年来已经加强内部经济韧性,也更强化出口管制体系,可望在对抗中采取不对称反制手段。
另一方面,与会专家一致认同,美国关税战确实疏远了盟友,但未必会导致盟友转向中国,这两件事情应该分开来看。
CSIS经济安全暨资讯部主任吉里尚卡(Navin Girishankar)指出,尽管这些政策让美国盟友感到不安,但是否因此在外交或经济上更靠拢中国,仍取决于各国本身的选择与情境。他以欧洲为例指出,当地普遍对与中国深化关系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这种想法很天真。
芮恩希补充,长期而言,可能促使全球贸易重新洗牌,但未必意味倒向中国。他强调,中国本身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许多国家早已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土耳其、印度、巴西、南非、加拿大与欧盟等。
勒克则认为,尽管欧洲与美方在对中立场上多有共识,但实际上对中采取行动的意愿未必与美国相同。他表示,美方之所以能凝聚国际支持,仰赖的是整体合作架构与价值主张,而当这些基础动摇时,将削弱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影响力。
勒克提醒,目前,在美国以外还有一群「避险型国家」,尝试在美中之间维持平衡经贸关系,当美国对伙伴的经济吸引力下降,这些国家转向中国的可能性也会相对提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