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重生 何宗融成中西医合疗推手
花莲慈济医院副院长兼中医部主任何宗融,是台湾医界推动中西医合疗的重要人物。这位知名中医见证中西医合疗的神奇,并非始于诊间,而是从一场全国比赛让他瘫痪半年、几乎要命的重伤开始的。
何宗融是台湾医界难得一见的武医,既是杰出的运动员还是知名中医师。他是柔道3段、柔术3段的擒拿高手,也曾夺得全国太极拳/八卦掌冠军,是全国推手界的顶尖选手,具武术、太极、角力等国家级教练及裁判身分。他在2018年、2023年亚运期间,担任中华台北随队医师,把中医正式带进国际运动医疗领域。
他专精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难症,特别在巴金森病、中风复健、神经疾病、癌症医疗及精准医疗等具有丰富经验。尤其深入研究针灸伤科,擅长治疗运动伤害、慢性疼痛及难愈合的伤口等。
何宗融自幼便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父亲何进修是外丹功台湾内门传人,从他幼稚园时就严格要求:「不练拳,不准睡觉。」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却得蹲马步、练少林拳。他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他的身体与意志越发坚韧,且爱上武术这个「搏斗」运动。
习武 埋下投身中医种子
因为习武和练气功,何宗融在国中时就能感受到气与经络。「练气功就是让经络的气充盈及经脉畅通。」这股对内功与医理的探究,埋下他投身中医的种子。
拜师学太极拳后,功力大为精进,比赛战无不胜,但26岁那年,仍在中医大后中医系就读的他参加了一场推手比赛。「我轻敌了,没想到对方不按牌理出牌,一记手刀违规击向我后颈。」剧痛袭来,他瞬间倒地不起,头颈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送医诊断结果,颈椎第五节裂成三块,导致高位截瘫,神经严重受损,头颈以下四肢完全瘫痪。颈椎二、三节整个歪斜移位,压迫到生命中枢,自主呼吸能力只剩一半。何宗融那刻才体会到,「这条命真是捡回来的」。
受伤当下 仅头脸有知觉
他回忆:「当时我只有头和脸还有知觉,胸口以下就是植物人状态,大小便完全失能。」神经外科医师直言,这类伤势通常会终身瘫痪,死亡率极高,「如果不开刀一搏,恐怕一辈子都要躺著。」但学中医的他,尽管西医师极力主张手术,他仍坚持不开刀,选择尝试以保守性的中西医合并治疗。
他请连建廷中医师为他针灸开药,并在西医止痛与消炎治疗的支持下,专注于中医疗法。没想到,一个月后,身体的第一丝恢复迹象来自于肛门。「那时我整天躺在病床上,只想著一件事—我不要余生都失禁包尿包、被人清理大小便。」当下意识与知觉重回身体,他激动不已:「没有瘫痪过的人无法理解这种喜悦。」
中西医合疗 没留后遗症
经过半年奋斗,他终于完全恢复行动能力,几乎没有留下后遗症。「我的伤势严重,单靠『运气』难以解释,我相信是中西医的相辅相成的效果。」亲身经历从瘫痪重生,何宗融对中西医合疗有了更深的体悟。他深信,西医的诊断、急救和药物有其价值,但中医在修复与互补方面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何宗融也把外丹功、太极拳的专长,转化研究养生功法对健康的科学研究,发现针灸与灸法可能影响人体干细胞,与健康及长寿相关。太极拳的研究显示,太极拳可能有助于提升身体机能与延缓老化,还获得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美国《Science》AAAS出版社发布新闻稿报导。
从2014到2019年,何宗融在花莲慈济医院院长、神经外科权威林欣荣领军之下,分别在台南安南医院及花莲慈济医院急诊室成立「急诊中西医整合医疗专区」,在南部及东部都属首创。他也多次受邀担任国际赛事的医疗顾问,为运动员提供中医治疗,2018年、2023年亚运皆有他的身影。今年3月他更以中医学术研究与中西医整合医疗的贡献,荣获「华佗学术研究奉献奖」。
何宗融笑说,当初学中医,是为了让武术更强,没想到中医不仅给他带来武术生涯,也救了他的命。让他更坚持,一定要推动中西医合疗,救治更多人。
每天一蹲,稳脚步、补元气
现代人普遍气虚体弱,每天站马步是最简单有效的「养气」方法。适合各年龄层,尤其银发族。马步有助强化大腿与臀部肌群,让走路、转身、弯腰更灵活,养生强身。
1.采站姿,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
2.慢慢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大腿感到酸胀、微微颤抖时,维持10至15秒。
3.手部自然下垂、平举都可。每日都练,不计次,量力而为。
4.膝关节若有旧伤,初期可浅蹲,逐渐加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