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理肿瘤日 黄达夫:心理议题应列生命征象第一位

9日是世界心理肿瘤日,心理肿瘤医学关注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身心状况,台湾和信医院董事长黄达夫指出,目前生命征象项目排序,第五为疼痛、第六是情绪困扰,对癌症病人而言,被宣告罹癌,比起身体数值改变,最先面对心理冲击,呼吁将心理议题列为第一生命征象。

世界心理肿瘤日 黄达夫:心理议题应列生命征象第一位

和信医院创办之初,就找来叶英堃、王浩威等精神医学专家,照顾病人心理状况。黄达夫表示,截至今日,院内仍有4位身心科医师任职,院内癌症跨科别整合团队均有身心科医师、心理师、社工师参与,藉个别咨商、团体治疗及家属支持计划,达到全人、全程、全家癌症照护,确保病人治疗过程中,身体及心理均获得最专业完整治疗。

黄达夫表示,每当面对评鉴,院方常被评鉴委员询问,为何没设精神病房?但医院从病人确认罹癌开始,即提供徬徨无助,不知自己下一步会如何的病友各项心理支持,「我回答他们,我们需要专属病房吗?我们整间医院都是照护心理肿瘤病人的环境,每位癌症病人,都是心理肿瘤照顾对象。」

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说,基金会自2013年起提供癌症病人心理咨商服务,多年来协助许多病友及家属找回对抗癌症信心及力量,随需求愈来愈高,今年成立心理咨商所,扩大咨商量能。研究显示,有更好心理支持,癌症病人生活品质提升,存活率也会大幅上升,盼政府未来能将心理肿瘤、心理照护变成癌症治疗健保给付项目。

台癌第17届抗癌斗士、台湾年轻病友协会倡议专员江珈瑛表示,自己20岁确诊罹癌,至今追踪8年,癌症治疗过程最痛苦不是生理疼痛,而是心灵折磨,治疗初期几乎不敢照镜子,也不让朋友探望,即使天气再热都坚持带著假发出门,「生活脱离常规的无助、失落感,及面对复发转移的恐惧,笼罩我很长时间。」盼癌友心灵获得良好照顾,罹癌痛苦经验都能升华。

癌症希望基金会执行长苏连璎表示,服务过程观察,受情绪困扰癌友数量多,自己担任护理师期间,曾遇过照顾的癌友,承受不住巨大压力,最终成为急诊室中冰冷遗体,也有从事心理专业的病人,罹癌后仍受情绪困扰挑战,这在在显示心理支持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提供完整心理支持,才能帮助癌友面对人生重大挑战。和信医院董事长黄达夫说,对癌症病人而言,被宣告罹癌,比起身体数值改变,最先面对心理冲击,呼吁将心理议题列为第一生命征象。(记者林琮恩/摄影)

avatar

知识菜鸟 管理员

发布了:21056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