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别只是「忍一忍就好」 3症状中2个中镖快就医
头痛别只是「忍一忍就好」。据统计,台湾约200万人深受偏头痛所苦、以女性为大宗,甚至有些人每月头痛天数高达25天。医师提醒,达中重度疼痛且已影响工作或生活、伴随恶心或呕吐症状、感到畏光及怕吵,以上3个症状中符合2个,就很有可能是偏头痛,建议就医进一步确认。
一名35岁护理师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中,大学开始便受偏头痛困扰,进入临床工作后因轮三班作息不规律,加上需照顾2名孩子,头痛频率骤增至每月25天,常因此请假、甚至无法参加小孩学校活动,严重影响到社交、生活及职场上的表现;另一名40多岁家庭主妇,长期仰赖止痛药来应付偏头痛,直到头痛频率高达每月20天以上才就医,经过预防性治疗后,头痛天数才得以减半,大幅改善生活品质。
奇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吕冠娴表示,台湾头痛学会统计,偏头痛的盛行率为9.1%,国内约有200万人深受偏头痛所苦,其中以女性为大宗,女性的盛行率高达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30至49岁育龄妇女,更是平均每4人就有1人饱受其苦,多半与女性荷尔蒙变动、经期周期密切相关。
吕冠娴说,偏头痛的发生和压力大、失眠、抽烟、饮食有关,但女性患者较男性多的原因,是大脑神经敏感度会受到女性荷尔蒙的波动影响,在月经前后诱发偏头痛的发作;到更年期后,发生偏头痛的次数则会下降。
台湾头痛学会理事长杨钧百表示,偏头痛是一种「疾病」,大多数的偏头痛是单侧搏动性,少部分会出现双侧头痛,若头痛达到中重度疼痛且已影响工作或生活、伴随恶心或呕吐症状、感到畏光及怕吵,以上3个症状中符合2个,就很有可能是偏头痛,建议就医进一步确认。
杨钧百表示,慢性偏头痛的定义为每月至少15天头痛,其中8天以上符合偏头痛特征,且持续超过3个月。申请健保针剂型治疗时,「头痛日记」是关键佐证资料,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频率、症状与用药情况,有助医师评估与治疗。
杨钧百说,头痛持续3个月、每个月发作15天以上,其中8天以上符合偏头痛的诊断准则,并且在未经服用止痛药下,头痛时间大于4小时,则可能为慢性偏头痛;据统计,有高达2%的人有慢性偏头痛,严重失能且影响生活,但多数病人并未求医。
偏头痛治疗可分为「急性止痛治疗」(治标)及「预防性治疗」(治本)。杨钧百说,偏头痛发生时,多数人会先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但止痛药只能做为急性治疗,无法减少头痛发作的频率,每周使用止痛药严格限制在2天以下,就不会产生依赖性,如果一个月服用止痛药超过10天,反而会引起「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导致头痛恶性循环。
「预防性治疗才是关键」吕冠娴提醒,当每个月发作频率超过4天,也就是每周头痛超过1次,或头痛明显影响生活及日常活动、急性治疗药物疗效不佳时,建议使用预防性药物减少头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