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是什么官
1、屯田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末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祗的屯田建议,设立“典农中郎将”,招募百姓在许昌城下屯田。这一制度在晋代被进一步发展,在尚书省设屯田曹。唐时,屯田郎中与员外郎分别在尚书省工部负责天下屯田之政令,虽为四司之一,但实权已逐渐下放给各地长官。
2、因其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的官职是屯田员外郎,就被后人称作:柳郎中。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3、逐渐变成一种荣誉虚衔,甚至花钱就可以买到“员外郎”头衔(所以民间也开始把有钱人尊称为一声“员外”)。到了宋代,在工部下也设立了屯田司,设置了屯田郎中和屯田员外郎,名义上掌握屯田、营田、职田、学田、官庄之政令及其租入种刈,兴修给纳诸事。
4、“庆历新政”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对推动历史,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柳永从政后,政绩突出,但难以得到升迁重用。其主要原因:一是吕夷简等人的压制;二是章得象与柳永同是建州老乡,回避“朋党”之嫌,使柳永“久困选调”正常返京之事遇到了困难。柳永告老退休时,朝廷给他正六品“屯田员外郎”待遇。
5、柳永呗。柳永奉旨填了大半辈子词,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最终就是个从六品的小官。而辛弃疾当过知府、安抚使,死后追赠光禄大夫,那是从一品。苏轼当过知府、礼部尚书。宋高宗追赠太师。
6、员外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晋书·职官志》中提到的“员外散骑侍郎”,是武帝时期设立的官职,但其编制并无定员。在开皇三年,二十四司开始增设一人作为员外郎,主要负责管理其部门的账簿,当侍郎职位空缺时,他们会暂代相关事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