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问题描述
什么是溶血性贫血
精选答案
1、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贫血”,较少见。 溶血性贫血的种类 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2、可以会出现严重的腰背痛、头疼、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还有黄疸,严重可以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的肾衰竭。而慢性的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外溶血,会出现贫血、黄疸,还有脾大。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石症、肝功能损害。慢性溶血过程中感染可以诱发溶血加重,出现溶血的危象。
3、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约占所有贫血病例的5%,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疾病发生时,红细胞的生命周期缩短,破坏增加。虽然骨髓会增强造血功能,但无法完全补充消耗的红细胞,从而引发贫血。溶血性贫血根据发病速度和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两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4、地中海贫血是人群中最常见的不完全显性的慢性溶血性贫血病,又称海洋性贫血,它是一组遗传性疾病。它是我国长江以南如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相对多见。是以上各省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大的遗传病之一。常见的地中海贫血分α和β两种,其中β地贫也分为轻、中、重三型。
5、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考虑是慢性溶血性贫血,可能是免疫因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引起的贫血,可能会引起黄疸,肝脾的肿大等症状。可以进一步治疗。
上一篇
赵薇是什么星座
2025-05-07
下一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