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比重偏低是什么原因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比重是在010~025之间。如果尿液比重低于010,说明身体缺水,可能会出现口渴、头晕等症状;如果尿液比重超过025,说明身体水分过度吸收,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尿道感染等问题。此外,尿液比重异常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比如糖尿病、甲亢等。
尿比重降低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肾小球的浓缩功能减低等。肾小球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负责过滤血液和调节体内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如果肾小球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从而使得尿比重偏低。当尿比重低于015时,可能提示存在一些健康问题,如肾功能减退、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
尿比重偏低,一般和喝水比较多以及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患者喝水比较多,身体为了维持水分的平衡,经过肾脏排泄的水分就会增多,对于溶质具有稀释作用,尿比重就会偏低。
从而使尿液被稀释,出现了比重降低。另一种情况就是肾脏丧失了一部分尿液浓缩的功能,尿液在肾小管通过的时候不能被充分的浓缩,从而表现出来尿中比重的降低,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所以,可以从尿常规的尿比重中判断出肾小管是否存在问题,但是如果确定肾小管出现异常,还要结合其他检验项目。
SG(比重):正常值在003-030,若偏高可能表示脱水、糖尿病或急性肾炎,偏低则提示尿崩症。PH(酸碱度):正常范围是0-0。低于0可能表明酸中毒、糖尿病或服用某些药物后;高于0则可能与呕吐、输血后、膀胱炎或碱性药物有关。
情况如上述所述。如果尿检酮体阳性,是因为生理状况下的饥饿所致,没有任何危害。但是如果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致,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如果尿检的比重增高或者降低,有可能发生了尿崩症或者生理性的血液浓缩所致,可能会造成机体的容量负荷或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具有一定危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