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莱猪恐怕挡不住了…学者疾呼:标示来源国不能退让
美国关税战压力笼罩之际,首批含莱剂的澳洲猪肉进口台湾,专家认为政府恐挡不住美国要求放宽、解除对美猪牛的进口限制的压力,但即使开放,也要坚持标示来源国,美国武器很多,台湾筹码不多,不宜太早秀出底牌免得被予取予求。
「今天是澳洲打头阵,台湾很难拒绝含莱剂的美猪进口,否则会成为另种贸易障碍。」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严震生认为,要让美国闭嘴的方式是进口,但要标示来源国。他说,美国卅多年前也施压台湾开放进口美国火鸡肉,曾对台湾肉鸡产业产生短暂冲击,但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并未过多影响台湾本土产业,对美猪状况有可借镜之处。
严震生举例,当政府面临进口美猪和对美采购小型核能发电机组压力时,国内猪农和反核团体要站出来抗议,这可以给政府底气,让政府可以对美谈判;过去很多社运团体反对的事情,到了民进党执政就没有反对,反而让美方予取予求,实际上这是民进党政府可以运用的方式。
台大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陈麒安认为,台湾政府恐挡不住美国要求进一步放宽、解除对美猪牛进口限制,但既然挡不住,应可跟美国谈交换更多利益或支持;他研判美国总统川普不会只有这一波损人不利己的政策出手,若台湾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就得思考何时出牌。
陈麒安表示,川普急欲解决各国对美贸易逆差问题,民进党除了采购美猪牛等产品,也要透过解决美国眼中的非关税贸易障碍来对美表态,台湾民众一定会受到这波政策冲击,政府要如何跟民众沟通成为下个问题,虽然赖清德总统当前政治声量不错,现在是较能承受民意冲击的时机点,但即便解决美国眼中的老问题,在川普眼中都不算加分。
台湾产业关联学会名誉理事长、台大农经系前系主任兼所长徐世勋表示,标示是否含有莱剂的确属于非关税贸易壁垒,但各国民情不同,台湾民众对莱剂引发的食安问题比较敏感,未来如果美国施加压力或双边关税谈判,很可能符合残留容许量标准以下就不必特别标示含有莱剂,但原产地标示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不能退让的底线。
台湾国际战略协会理事长王昆义表示,政府先拿含莱剂澳猪叩关来试试看,若民众反弹没这么大,美猪就顺势进口,也不会受到太大关注;只要不背离民进党政府打造非红供应链的政策目标,赖政府都会照单全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