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担忧经济影响与遭孤立 中国决定与美国谈判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即将启程赴瑞士,与美国财政部长被森特举行经贸会谈,路透指出,随著中国的贸易伙伴开始与美国谈判,中国官员在私下越来越担心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孤立的风险,各种因素加总,中国派出何立峰与美方会谈。
路透援引三位了解北京想法的官员透露,随著中国的贸易伙伴开始与华盛顿进行协议谈判,中国官员在私下越来越担心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孤立的风险。官员表示,这些因素,加上美国的主动接触和川普言论的缓和,促使北京派出中国经济「沙皇」何立峰本周末在瑞士与美国同行举行会谈。
报导指出,由于中美外交关系的不稳定性,两国重新接触变得复杂。两名官员表示,北京尤其认为美方 4 月底向中国有关部门发出的有关芬太尼问题的信函「傲慢无礼」。其中一位知情人士和另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哪些官员应该参与存在分歧,安排谈判的努力进一步受阻。
稍早路透根据对中美双方近十几位政府官员和专家的采访,首次报导了中国决定谈判的原因、华盛顿关于芬太尼的信函、美国在北京的外交挑战以及双方早期的接触。
据一位知情官员透露,在川普实施「解放日」关税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曾悄悄联系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但因级别不够而遭到拒绝。
川普一直在推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直接会谈。但根据双方的公开声明,中国拒绝了这个想法,认为这不符合其在领导人签署任何协议之前先制定细节的传统做法。一位消息人士称,对中国来说,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川普2 月公开斥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补充说,中美领导人之间任何未经安排的「敌对互动」都将让习近平颜面尽失。随著双方趋于缓和,中国决定推选副总理、习近平亲信何立峰出马,何立峰的前任刘鹤于 2020年与美国达成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一位消息人士称,此举满足了华盛顿与直接与习近平接触的高级官员进行实质会谈的要求,但避免了让中国领导人陷入潜在的尴尬境地。
三位了解中国政府想法的人士表示,北京方面让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内部发出的信号,即中国企业正在努力避免破产并被取代美国市场。受到直接影响的产业包括家具、玩具制造业以及纺织业。而对在日内瓦的谈判,北京似乎抱持著不高的期望,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内部已将谈判从更高级别降级为仅仅是一次会议,反映出中国方面认为,在川普和其他美国高级官员数周来不断发出相互矛盾的信息后,谈判将主要是为了能够了解华盛顿的要求和红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7日宣布: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访瑞期间,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5月12日至16日,何立峰将赴法国与法方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
▼收听一洲焦点播客版(Podcast):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