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人员是什么意思
1、市直参公是市直属事业单位中的参公人员。参公人员是经过选拔、考核,与行政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他们以劳动合同形式受聘,享受与公务员类似的待遇与福利。市直属事业单位指直接隶属市级政府的单位,主要负责市级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如市级医院、博物馆、艺术团等。
2、还有一种就是主要或者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社保、就业、水保等单位。党政机构改革,要求市县不允许成立事业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又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转。事业单位没有了行政职能,也就没有了参公的依据,因此,今后事业单位不再参公。
3、参公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部分群团机关,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管理方式上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来源与编制:参公单位的人员并非全部来自事业单位,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后,因政府编制需求与供给不平衡而产生的。
4、事业单位参公人员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在录用、考核、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与本地区公务员接近一致,并采用与公务员相同的管理方式。尽管如此,参公人员的编制仍属于事业编制,而非公务员编制。
5、“参公”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人员虽然不是公务员编制,但在录用、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都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具体来说,这些单位的人员虽然没有公务员的身份,但其在招录、晋升、薪酬福利等方面享受与公务员相似的待遇。
6、公务员与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身份、性质上存在本质区别。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而参公和事业单位的编制为事业编制。事业编制与行政编制在身份和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从调动角度来看,事业编制人员需通过考试才能调入参公单位或公务员单位,而公务员与参公之间则具备互调的可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