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失智症 调整生活方式、打疫苗多管齐下 应及早开始
随著全球人口高龄化,失智症与阿兹海默症已成为医疗与社会的重大挑战。越来越多研究指出,透过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防疫与提升脑部刺激,有望延缓或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专家指出,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年长者,更应从中年开始实践。
近期《阿兹海默症预防期刊》一项横跨七年的研究指出,严格遵循地中海饮食者,罹患轻度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约三成,阿兹海默症相关死亡率也显著下降。此饮食强调大量摄取蔬果、橄榄油、全谷、豆类与鱼类,并限制红肉与加工食品。
营养学者指出,地中海饮食中的多酚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减少脑部慢性发炎,并改善血管健康,是保护认知功能的基石。
具学习与好奇心 大脑终身可塑
来自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一项神经心理研究则发现,年长者若能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参与阅读、语言学习、艺术创作等活动,可明显提升认知弹性,甚至降低失智机率。研究团队指出,这种「探索性人格」有助于大脑持续建立神经连结。
此外,数位互动也逐渐受到重视。一项针对70岁以上长者的英国研究显示,定期使用智慧型手机、电脑与社交媒体的长者,其认知退化速度较慢,主因在于多工处理与社交参与对脑部构造有正面刺激。
疫苗与常用药物 或成防线之一
除了生活方式,最新研究指出,某些疫苗与药物也可能意外发挥预防作用。英国与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的风险比未接种者低20%。此结果被认为与疫苗减少病毒引发的神经发炎有关。
另一方面,糖尿病用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甚至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西地那非(Viagra)也被观察到与失智症风险下降相关。不过,这些数据多来自回溯性分析,仍需要临床实证。
14项风险因子 中年开始建构防线
根据《柳叶刀》2024年更新版失智症报告,约45%的失智症病例可透过改变14项风险因子来预防,包括听力障碍、低教育程度、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抑郁、吸烟、酗酒、运动不足、社交孤立、空气污染、脑部外伤与睡眠障碍。
研究人员强调,这些风险因子多数可在中年及早期老年阶段进行干预。因此,社区医疗资源应针对中壮年人群加强健康促进与早期筛检,特别是提升慢性病控管与心理健康支援。
虽然目前对失智症与阿兹海默症仍无根治之道,但越来越多实证显示,从饮食、运动、社交互动、疫苗接种到慢性病管理,皆可构筑有效防线。医界呼吁,应改变「老了才保脑」的观念,将失智预防视为终身健康策略之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