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新教宗名号意义深远 既向前人致敬也自我期许

梵蒂冈发言人布鲁尼(Matteo Bruni)8日向媒体表示,罗伯特・法兰西斯・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枢机选择「良14世」(Leo XIV)这个名号,是一个明确且刻意的历史指涉,旨在向最后一位「雷奥教宗」致敬——即在困难时期领导教会、并协助教会迈向现代世界的良13世。

纽时:新教宗名号意义深远 既向前人致敬也自我期许

良13世(1878–1903年在位)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教宗之一。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迹,是于1891年颁布的通谕《新事通谕》(Rerum Novarum),主张劳工有权获得基本生活工资,并为教会现代社会教义奠定基础,因此被尊称为「劳工的教宗」。

布朗大学历史学者柯策(David I. Kertzer)指出,当时教会面对兴起中的社会主义浪潮,良13世试图与工人阶级建立关系,修补资本主义的缺陷,在资本与劳工之间寻求妥协与合作。他在教会历史上被视为连结前现代与现代教会的重要过渡人物。

柯策指出:「良13世虽在多方面仍属保守,但他的确开始对贫苦阶层伸出援手,是个中间路线的教宗。选择良14世这个名字,似乎也象征著延续方济各的精神,但稍作收敛与调整。」

西北大学宗教史教授奥西(Robert Orsi)也认为,良13三世是一位「积极参与时代议题」的教宗,他对工业化社会的回应既具权威又充满怜悯。他选择站在工人与工会一边,展现道德领导力。

因此,良14世沿用此名号,可能象征著他有意愿以同样的精神回应当代世界的重大议题。奥西指出,良14世在首次公开讲话中提到一个「面向世界的全球教会」,或许正暗示他将挑战当前在世界各地兴起的民族主义浪潮。

布鲁尼补充说,良14世选择这个名字,也是在重申教会现代教义对「人的生命与工作」的关注,即使是在人工智慧的时代。

历史学家鲁斯科尼(Roberto Rusconi)指出,良13世即位时正值教廷失去领土主权(教宗国在1870年被义大利兼并),但他致力于重申教宗拥有超越国界的道德权威。他亦深耕信仰生活,写了11封有关圣母玫瑰经的通谕,强化信徒对玛利亚的敬礼。良14世亦在首次讲话结束时带领信众诵念玫瑰经,延续这项传统。

此外,良13世是第一位被摄影机拍下影像的教宗,也创设梵蒂冈天文台,象征教会对科学的开放。他曾写道:「教会及其牧者绝不反对真实与健全的人类与神学科学,反而以所有可能的努力拥抱、鼓励并推动之。」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29006篇内容
查阅文章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