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什么风俗
1、清明节吃鸡蛋是安徽宿州、山东部分地区的风俗。在安徽宿州,据《宿州市志社会章》记载,当地有清明早上吃煮鸡蛋、喝菜汤的习俗,寓意取寒食之意,当地俗谚称“清明不吃蛋,穷得乱打战”。山东的即墨、莱阳、招远、长岛等地也有相关习俗。
2、放爆竹,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告别旧岁,迎接新的一年。倒贴福字,福字一般是贴在门上和墙上。福字象征着福气,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若是人们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享福了。吃年糕,年糕有“年高”的谐音,再加上形状、口味变化多端,几乎成了家家户户必备的过年食品。
3、难怪会有越来越多的宿州男孩选择外地的女孩,不是因为宿州的女孩不好,而是因为宿州的女孩太“贵”。造成这种形势的罪魁祸首,不是宿州的女性太少,而宿州的这种结婚风俗太老。用句时髦的话说,out了!这样的结婚风俗,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买老婆。
4、蚌埠地区有一个习俗,过年了家家蒸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叫团圆饼。饼一般连续摞三四层,上面用面粉做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配上莲子、红枣等点缀,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
5、安徽的结婚风俗流程丰富多样,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下面详细介绍安徽各地区结婚的风俗习惯: 合肥地区:新娘上车站糕,亲友口念吉祥句。接亲出发前准备门缝钱和红包。新郎进门后有小礼节,敬拜父母时一般以敬茶代替,父母会给红包。新娘由哥哥或弟弟背出家门,上车时脚下要放糕,寓意“步步登高”。
6、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宿州地处淮河流域,宿州菜是安徽菜沿淮风味的集大成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