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是什么意思

问题描述
问题更新日期:2025年05月02日 23:49
伏是什么意思
精选答案

伏是中国节令名,指的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又称伏天、伏日。以下是关于“伏”的详细解释:时段划分: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初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中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末伏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也是10天,10天后出伏。

伏是什么意思解释如下:伏[fú]〈动〉(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伏,司也。——《说文》伏瘗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伏,覆也。——《释名·释姿容》寝毋伏。——《礼记·曲礼上》雌鸡伏子。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使屈服:降~。降龙~虎。 隐藏:~兵。埋~。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姓。“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伏”是一个多义词,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首先,“伏”可以表示趴或脸向下的动作,如伏卧、伏案读书等。在描述人的姿态时,常用“伏”来描绘身体前屈、脸部向下的状态。其次,“伏”还有低下去的意思,比如“此起彼伏”,形容事物或情绪高低起伏、变化不定。

伏的意思是指一种自然现象或者某种状态的描述,常见于天气变化等方面。其具体含义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伏的基本含义 “伏”常常用来描述高温天气或者炎热的天气状况。在夏季,经常会听到“伏天”这个词,用来形容酷暑难耐的日子。

伏(拼音:fú)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西周早期金文,字形从人、犬,表示犬趴伏在人身旁。表示趴下、俯伏之义;或以为像一只狗正俯身守候在一个人的后边,准备袭击他。本义是“伺机狙击”。

avatar

知识全能王 管理员

发布了:22285篇内容
查阅文章

上一篇
清和是什么意思
2025-05-02
下一篇
定心丸什么意思
2025-05-02

发布评论

验证码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