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听力损失的意识,推广听力保护知识,减少听力损失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了解一些关于掏耳朵的误区尤为重要。
六个常见的误区
- 误区一:耳垢是垃圾,需要频繁清理。 耳垢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耳道。过度清理可能会破坏这种保护层,增加感染的风险。
- 误区二:使用棉签可以清洁耳朵。 棉签不是清洁耳朵的工具,因为它们可能会把耳垢推得更深,甚至可能伤到耳道或鼓膜。
- 误区三:洗头时水流直冲耳朵。 洗头时避免让水直接冲击耳朵,以免引起感染或损伤听力。
- 误区四:使用耳机音量过大。 长时间在高音量下使用耳机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应定期检查听力,并保持适当的音量。
- 误区五:耳朵疼痛或不适时强行挖耳。 耳朵疼痛或不适可能是感染或其他问题的迹象,此时应避免自行挖耳,最好咨询医生。
- 误区六:认为戴耳机可以保护耳朵免受噪音伤害。 尽管戴耳机可以减少暴露于噪音中,但长时间和高音量的使用仍然可能损害听力。
了解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